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8年第16期
编号:13298442
整体护理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护理中的意义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6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16期
     【摘要】 目的:研究并探讨整体护理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护理中的意义。方法:入组对象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0例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在计算机中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整体护理,比较两组负性情绪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临床护理中,对其施行整体护理,可起到缓解负性情绪、改善睡眠质量等作用,有利于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得到提高,使其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关键词】 冠心病; 无痛性心肌缺血; 护理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6.0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6-00-02

    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主要是指存在心肌缺血状况但缺乏心绞痛等症状的冠心病,这类冠心病又被称为“隐匿性冠心病”,因其缺乏典型症状容易被忽视,加上其心肌持续缺血,易发展为心肌梗死,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故临床上需对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予以及时治疗,而在其治疗期间,为保证其治疗效果,还有必要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1-3]。整体护理属于现代化护理模式,本研究旨在探讨整体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此,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0月共100例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为对象展开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组对象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均经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年龄≥60岁。排除认知障碍、意识障碍、精神障碍等患者。本研究获伦理学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均对此知情同意。在计算机中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61~82岁,平均(51.23±10.17)岁;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60~84岁,平均(51.78±10.6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即按照一般护理流程实施护理,包括遵医嘱给药、用药指导、口头健康教育等。

    观察组施行整体护理,护理措施具体如下:(1)心理护理。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和心理问题,针对其心理动态对患者进行适当疏导,引导患者宣泄内心压力和负性情绪,告知患者“合理的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还可列举一些预后良好的相关病例,使患者得到正向激励。(2)加强健康教育。结合患者具体认知情况,发放给其冠心病防治知识手册,对其进行针对性、分层次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关于心电图监测对其病情控制的重要性,针对认知程度较低的患者尽可能做到讲解通俗易懂,针对认知程度较高的患者则可进行更加细化深入的讲解。(3)运动护理。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煉,如散步、慢跑等,运动量以患者耐受为宜,切忌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并向患者强调坚持运动对病情控制的重要性,在运动时,应注意对患者进行监护,避免患者运动过度而致心肌缺血加重。(4)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严格控制钠盐、脂肪、胆固醇的摄入量,少食多餐,保持规律饮食。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负性情绪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估,分值为0~100分,得分越高,负性情绪越严重[4]。睡眠质量评分: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估,该量表总分为0~21分,得分越高,则睡眠质量越差[5]。生活质量评分:采用GQOL-74量表评估,该量表划分为4个维度,即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单个维度分值为0~100分,得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6]。护理满意度:由患者在数字0~10中选择一个数字作为满意程度,数字0~5、6~8、9~10对应不满意、比较满意及特别满意,总满意率=(比较满意+特别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焦虑评分机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对照组、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分别为(17.29±4.16)、(17.08±4.37)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6,P=0.806);护理后分别为(13.05±3.29)、(10.42±2.50)分,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01,P=0.000)。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护理总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特别满意21例,比较满意27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率为96.00%;对照组特别满意15例,比较满意25例,不满意10例,总满意率为80.00%。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061,P=0.014)。, 百拇医药(林薇 占婷 叶庭玉)
1 2下一页